当前日期:

学科建设

一、学科建设概况

澳门新莆京app官网下载8883,not主要覆盖三个一级学科,作物学、生物学和植物保护学。三个学科中,除植物保护学科外,另外两个都为博士授权点学科。

作物学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优势学科,其中的二级学科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四川省重点学科。195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博士后流动站。作物学科通过长期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以院士领衔、结构合理、特色明显、创新能力突出的学术队伍。学生培养质量高,至今有4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培养学生大多充实到我国西部地区农业教育、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在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资助下,作物学科按照 “加强基础、突出创新、强化应用、拓展领域”的发展思路,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加强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着重成果转化应用,围绕主要农作物新基因资源发掘与评价、作物新基因定位及克隆、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原理与技术、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作物育种科学与技术、作物生产科学与技术、作物现代遗传科学与技术等研究方向发掘和利用了一批作物重要性状基因,育成了系列突破性新品种,研发出系列高产高效生态配套栽培技术和间套复种高效种植模式等。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等科研奖励200多项,为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如今作物学科已成为国家西南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

生物学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该学科以“211”工程建设的平台为依托,紧跟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目前,本学科有教授40人,副教授29人,其中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50人。在职教师中,具博士学位人员68人。教学科研队伍结构合理,科研条件和国内同类学校相比占有相当的地位。本学科还具有将理论成果成功地转化为应用的优势,带动了作物学和畜牧学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其学科综合实力处于西南地区领先、国内先进行列,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植物保护学是我校历史悠久的学科,拥有植物保护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植物病理学博士点。学科通过长期建设与发展,形成了研究方向稳定,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学生培养质量高,培养学生大多充实到我国西部地区农业教育、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植物保护学科以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为支撑,开展了植物病害及生物防治、植物抗病性及利用、分子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生物农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拥有病虫害综合治理实验室、分子植物病理室、生物防治实验室、无公害农药研究实验室等多个功能实验室,实验设备可基本满足所研究领域需要,拥有多个校外示范基地,承担了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项目涉及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及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主要作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措施,这些条件为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五年,主持、主研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开发出作物种衣剂10种,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

二、学科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按照科教兴农战略的要求,以服务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术团队、基础条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建设为主要建设任务,以改善提升本学科设施条件、优化整合学科资源为主线,建设结构合理、层次完善、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学科创新体系,促进学科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任务完成、产业发展相配套,为提升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及建设重点

1.作物学

在作物育种领域,作物基因资源的收集、创新是各国研究的重点。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世界各国都广泛地收集作物种质资源,对收集保存的资源进行品质、抗病、抗逆、高产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鉴定、筛选和创新等。对作物重要性状基因及资源的深度发掘,并开展了作物重要性状基因及资源深度发掘,为其在国际上作物学发展保持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作物栽培与耕作领域,其理论与技术随时紧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作物的产量提高,品质的改善、抗逆性的增加提供了坚强保证。在种子科学与技术方面则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需要,广泛开展了种子的贮藏、加工、运输、保存、调控等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因此其发展重点是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继续保持和强化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优势,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大力发展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的水平,重点对种子科学与技术、药用植物学和烟草学在人力物力上给与扶持,形成多级增长点,从而让作物学各领域均衡发展,使作物学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研究水平上达到国内一流,部分领域国际领先。

2.生物学

生命科学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方面。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现在,生物学的影响已突破上述传统的领域,扩展到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冶金工业等方面。同时生物学的发展也越来越深入,从基因组学发展到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领域。生物学科的发展重点是通过学科建设计划,整合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优化学科结构与资源,在对现有硕士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并提高学科发展内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我校目前所具备的雄厚基础和发展优势,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努力建设增列一批社会迫切需求、我校发展必要的新的博士、硕士学科专业,使我校生物学学科结构能够基本上覆盖到整个生物学科领域以及部分密切相关的支撑或交叉学科领域,从而更加有利于我校作为生物科技为特色的品牌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3.植物保护

在植物病理学方面,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植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强化重大病害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植物病害的综合防治中,这是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生物芯片、DNA指纹等技术在植物病害监测与诊断中的应用。随着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建立病害的各级网络化诊断、监测和预警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危险性入侵病害的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技术的储备研究。在防控策略上向着有害生物的系统管理、生态治理和持续治理方向发展。在农业昆虫学方面,选择重大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系统开展植物与农业昆虫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揭示虫害成灾机制及害虫控制与天敌利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虫害的综合防治中。在农药学方面,加强新的农药作用靶标和有机生态农药、生物源农药的研发,以及手性农药高活性异构体的研究开发;对各类手性农药的环境行为和毒理进行系统研究。因此其发展重点是瞄准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要,找出差距,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实验室建设,分年度有针对性的对三个二级学科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倾斜,力争使植物保护科学处于西南领先,并在国内具有一席之地的学科。

(三)发展规划(目标与时间)

针对我国,特别是西南区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生物学与植物保护学为作物学服务,相互发展和支撑的目标,瞄准相应学科的研究前沿,充分结合西南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发挥理论探索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的特色,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在主要粮经作物的功能基因组学、核心种质创造、生长发育规律与调控、突破性品种选育、共性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创新、植物抗逆规律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确保西南地区农业可持续、高效发展,促进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通过4-5年的努力,把三个学科建成我国相应领域坚实的理论创新平台、高效的技术研究平台、丰富的资源共享平台,汇聚一批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学术骨干,成为我国作物学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产出创新性成果的重要基地,并将作物学建成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成为西南地区研究生物相关领域(主要是农业领域)的理论的一流学科,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植物保护学科成为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并力争在作物学领域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1个。

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课程建设为基础,队伍建设为保障,个人能力发展为前提,经过5年的奋斗,使生物学覆盖的各专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师资队伍的水平和实力显著提升,实验实践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建设,巩固和发展教学评估成果,使教学及其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使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在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积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把生物学学科建设成国内同等院校中具有优势特色的专业。

(四)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物学是我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尽管其中的种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还十分薄弱,但遗传育种学科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生物学在西南区域的农业领域仅有我校所有,其他院校的生物学研究范围广泛,而针对家养生物,并与人们衣食住行密不可分生物学研究是我校生物学的特色,植物保护学科则是提高作物产量、质量和保护环境的可靠保证,每一学科都有相当好的基础和条件,只有有针对性地对各学科薄弱领域加强建设,其预期的目标完全可以达到。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学科布局优化

作物学保持优势,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种子科学与技术、药用植物学和烟草学等弱势学科;生物学根据我校的实际和西南农业生产中的生物学问题,调整专业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植物保护则瞄准国际前沿,加大人才引进和学术团队建设,使植物保护学科尽快在全国拥有一定的影响,成为西南区域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坚强保证。

(二)基础条件建设

加强各学科实验室建设,购置一批具备高水平研究的设备和平台;包括植物活体和超微结构观察类设备;植物代谢产物鉴定检测设备;土壤、植物养分和环境因素检测设备;田间生理生态研究和监测设备;植物产品品质测定设备;作物室内培养、工厂化育苗、种子贮藏等方面的大型仪器设备。健全各学科实验室开放制度,加大开放力度,形成更加固定的实验室教师队伍;与国内本学科的顶级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与国际知名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完成崇州科研试验基地农业水利、道路、基本试验条件建设,建设温室、网室、围栏等农业设施;购置与种植业密切相关的农业气象、土壤、植物、病虫害等观测设备;田间生理生态测定设备;土壤及植物养分检测设备;植物灭活处理设备;小型试验用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农机具,使之成为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研究、集成示范平台。为各项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条件基础。。

充分发挥和利用大型科研设备的科研能力,保证大型科研设备的运行条件,加大对大型科研设备进行必要且足够的投入,增加配置,确保科研试验设备充分利用,为科研课题和基础研究提供服务。

加强实验设备的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标定,进行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实验室平台的管理,加强设备的共享利用,建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制度。

(三)学术团队建设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利用学校人才政策,引进高水平教师,通过中青年教师以出国留学、学术休假、短期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构建高素质科研队伍。不断改善学历结构,优化学缘结构,锻造一支“品德端、学风正、创新强、水平高”的学术队伍。在4-5年内各学科分别遴选补充5-10位博士生导师,遴选补充10-20名新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为硕士生导师。使学术队伍中博士学位人员达90%;加强培养和引进本学科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力争在有优势的学科实现长江学者方面取得突破,并力争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新增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8名,争取有5~7名进入国家级专家行列、8~10名进入省部级专家行列。

(四)科学研究提升

三个学科将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相互补充和支撑,通过4-5年的建设,在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分离、动植物品种的分子设计、重要农作物品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及其生产应用、作物核心种质创造、作物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抗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争取新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约30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约120项;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2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3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约80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约300篇;授权国家专利约20项;创造作物新种质约100份,培育作物新品种60-70个,制订并发布地方及行业标准5-6项,获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2-3项,登记农药新品种5-6个。主动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学科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强技术集成、联合示范与推广,进一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增强三个学科学术创新能力和服务三农能力,使三个学科的部分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五)人才培养提升

继续加大培养力度,除抓好研究生课程教学,将严格管理各主要教学环节(中期考核、毕业论文答辩、研究生班讨论等);同时在学生中营造良好学术氛围,让学生愿意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4-5年内培养作物学领域的博士后10-20人,作物学、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博士生100-150人、硕士生500人左右,力争其中一个学科获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或提名2篇,为农业生产输送更多更优秀的高级专业人才,使这几个学科成为我国和西南地区解决农业领域问题的高级科技人才培养中心。

四、具体举措

(一)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术团队建设

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为了促进学科发展,加强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院将利用学校设立的专项资金,吸引招聘杰出优秀人才。同时,通过派出进修、重点投入等措施,使现有的中青年骨干脱颖而出。积极为青年科技人员创造出国留学、进修和合作研究的机会,在各学科中营造一支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的学术队伍。同时学院还将积极协助学术骨干争取研究经费,参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并采取措施,使他们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积蓄研究成果。

(二)建立高效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学院学科建设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落实学科建设学术责任和行政责任。在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方向和项目领域、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梯队建设、研究室、实验室建设等具体规划方面,充分发挥学科群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学校根据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建立适合学科高效、科学、快速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营造一套崇尚创新、学术自由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科学管理及运行机制。

(三)建立科学的成果奖励原则

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学科科学研究活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调动管理、科研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院拟根据各相关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果评审奖励办法。对本学科获得的创新性成果,如高水平文章、专利、品种权、品种、鉴定或获奖成果等进行奖励。

(四)建立管理和技术人员工作能力提高的长效机制

采取培训等措施,加强技术人员和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其业务工作能力;合理定岗、定编,确保从编制上满足管理和技术工作需要;坚持岗位职责考核制度和聘任制度,严格进行奖惩;有计划地引进有技术和管理专长的人才,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

(五)加强学科间和对外交流合作

我院三个学科相互之间既有各自的研究重点,又有相互联系的领域,因此学院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学科之间的交流讨论会议,充分展现各学科的成绩和不足,达到学科之间相互补充和借鉴,使三个学科共同进步。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设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每年各学科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5~7人次,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6~9人次;派出出国留学、访问、合作研究或出席国际会议年均2~3人次。

党委办电话:028-86290875  行政办电话:028-86290872  就业办电话:028-86290871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澳门新莆京app官网下载8883,not - welcome!! 版权所有。